耀邦故事
一封特别的家书
    
       
         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内,收藏着一封特别的家书,是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写给家乡大队党支部书记龚光繁的。



       
       1961年,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胡耀邦的家乡——浏阳中和公社金星大队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但是由于物资紧张买不到发电机,大队干部就想到了北京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让耀邦的哥哥耀福和堂弟耀简去北京求助他。去之前大队干部开过会,认为求领导办事,空手去不好意思,就让耀福和耀简带上家乡的土特产以表家乡人的一片心意。到了北京,耀福和耀简开门见山说想要买发动机。耀邦说:这个好啊,能提高生产嘛,答应帮助买发电机,但是对于他们两人用公款作路费和买土特产这两件事,他非常生气,于是提笔给大队和公社党委写了一封信:
我再次请求你们,今后一定不允许他们来。理由:一、要防碍生产和工作;二、要浪费路费;三、我也负担不起。这次他们来的路费,听说又是大队出的,这就更不对。送来的冬笋和芋头,这是社员用劳动生产出来的,特别是现在的困难时期,大家要拿来顶粮食,你们送给我也做得不对。在这里一万次请求你们,今后再不许送什么东西来,如再送我得向你们县委写信,说你们犯了法,犯了政治错误。但是已经送来了,退回去又不方便。只好按你们那里的价格退回。

        信后更是附上了一张特别的清单,上面清楚的记载着:茶油15斤,每斤0.54元,共8.1元;豆子10斤,每斤0.1元,共1元;油饼60个,每个0.08元,共4.8元,酢鱼20斤,每斤0.7元,共14元。一共27.9元,已交由胡耀福带回,务必退回公社。

        了了一点土特产,区区二十七块九,在今天看来实在不算什么。胡耀邦却将其提高到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执行好党的政策的高度来看待。他郑重其事,一笔一笔把账算清楚,字里行间写的虽是柴米油盐事,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共产党员的清廉自守之心。他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要求着自己,同时也告诫着后人:“共产党员要求人家做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如今这封家书整整传承了56个春秋,现在保存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醒目的陈列窗厨里。虽经过岁月的洗礼,信纸早已发黄,但胡耀邦留下的墨迹依然闪光,让每位瞻仰者在字字句句里都能感受到他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