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故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过程
    
        1977年3月,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党校并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工作。中央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阵地,胡耀邦到中央党校任职,就能使他集中精力思考理论问题,找到拨乱反正的突破口。胡耀邦3月25日到党校上班,4月7日主持召开党校骨干分子整风会议,揭批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会后胡耀邦响亮的提出:把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颠倒过来。怎么颠倒过来呢,胡耀邦提出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搞。为此,7月15日,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中央党校创办了一个思想理论性质的刊物,叫做《理论动态》,并且提出要办成思想理论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阵地,办成解放思想的先锋。后来,对于这个刊物的工作,胡耀邦曾说:“我死后,记得写上一笔,生前主办过《理论动态》。”1977年9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应《光明日报》哲学组之约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报社编辑杨西光曾在在中央党校听过胡耀邦关于实践也是检验党史问题是非标准的论述,他一看到胡福明的文章,马上就掂量出其意义所在。与此同时,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也正埋头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主题相同,于是杨西光请两位作者共同研究文章的修改意见。杨西光请耀邦同志审定文章,主张先发表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上。在胡耀邦组织下,由吴江、孙长江共同设计,孙长江执笔撰写,形成了6600字的新文稿。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上正式刊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署名特约评论员(1977年11月30日),胡耀邦布置“理论动态组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跨进新的一年》,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要求发表《理论动态》的文章。当时,《人民日报》征询这篇文章发表时怎样署名,胡耀邦想了一下说:报纸发社论,写评论,有些问题,大家都可以评论嘛!报纸要依靠大家办嘛!我们也可以参加评论嘛!我们可以当特约评论员嘛!周围人一听,都感觉“特约评论员”这个名称很好,所以一致赞同,“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沿用至今,首先提出的人正是胡耀邦。  
 
        这篇文章正是打破“两个凡是”的有力武器,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做好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由此,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中国理论思想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