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故事
中组部长的办公桌
    
       1977年12月19日,62岁的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时,等待他的不只是欢迎的鞭炮,还有堆满了好几间屋子的冤假错案材料。从中组部接收的材料中看到:全国复查案件涉及近500万人;属于“文革”中立案审查的案件约290万人,历史遗留案件188万件。被审查的高级干部有669人。其中,副省长、副部长213人,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71人,中央政治局委员10人,中央书记处成员10人,国务院副总理7人。可见“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一伙对广大干部的迫害是多么残酷,而平反工作又是多么迫在眉睫!
       
      胡耀邦到中组部后立马召集处长以上干部开了一个会议,组织部的同志将胡耀邦在这个初次见面会上的讲话归纳成“一句话、两个要求和一个大动作”。
 
         “一句话”,就是“积案如山,步履维艰”。
 
        胡耀邦指出:“这山究竟有多高呢?光是人人熟知的‘文革’期间重大案件,诸如‘天安门广场事件’,‘六十一人’问题,彭德怀案件,陶铸案件等等,究竟有多少受害者,谁也说不清。‘文革’前历史政治运动……还有建国前囿于历史环境和条件而形成的冤假错案,一直推到当年苏区的冤案等,这叫‘积案如山’!”
 
        胡耀邦说:不管如何“维艰”,我们也要有“会当凌绝顶”的决心。为此,他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两个要求:
 
        一、要求大家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把党的组织部门办成“党员之家”和“干部之家”,一扫这些年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衙恶习;使每一位来访的党员、干部都能感到一视同仁的亲切温暖,无话不可谈、无事不可求,把郭玉峰们过去紧跟“四人帮”的那股习习阴风一扫而光。
 
        二、“今后如有受冤挨整的老同志来找我,我都要和他们见面谈话,请任何人不要阻拦;凡是信封上写有‘胡耀邦’三个字的来信,都请及时送给我,如没有我的表示,也望任何同志不要主动代劳处理,更不能扣压……”
 
        “一个大动作”是指胡耀邦为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在中共中央组织部采取的五项措施。第一,请老同志出山,分别给他们安排工作,请他们帮助分担平反冤假错案的重任;第二,成立安排分配组,对从前受到错误处理的干部进行妥当安排;第三,设置专门机构,如改正右派分子办公室、干部审查局等;第四,创立办案例会,提高解决疑难案件的速度;第五,接老干部回北京休养,这就使得大批的老干部复出继续为党工作。
 
        由于当时冤案的很多制造者都在台上,而且位高权重,但胡耀邦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气概,展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平反的过程阻力重重,但胡耀邦从不退缩。胡耀邦在任中组部部长的一年零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处理副厅级以上干部的申诉信33封,最多一天处理200多封来信。面对“两个凡是”思想给平反工作带来的阻力,胡耀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两个不管”:“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有人问:“毛主席批的怎么办?”胡耀邦斩钉截铁地回答:“照样平!”他主持和重新调查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使一大批受迫害的同志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5月,他亲自抓“六十一人案件”的复查工作,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终于将这个大案纠正过来。这一案件的突破使全国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
 
        胡耀邦在中组部工作时用过的办公桌,现在就陈列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这样一张普通的木桌,却曾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到1980年底,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全国复查案件涉及近500万人,属于“文革”中立案审查的案件约290万人,历史遗留案件188万件;平反纠正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复查改正错划右派54.7万人,纠正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2.5万人;为47万多名中共党员恢复党籍;再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受牵连的干部、群众及亲属,胡耀邦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担当,解决了殃及一亿人的问题,不但还历史以公正,还为改革开放事业找到了一大批干部和人才,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胡耀邦在中组部用过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