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故事
插满小红旗的地图
    
        胡耀邦的书房里有一副中国地图,从书房墙顶一直垂到地面,上面插满了小红旗,画满了圈。插上小红旗的是他已经去过的地方,画圈的是他下一次要去的地方。

        深入基层调研,是胡耀邦一贯的工作作风,当了总书记后,紧迫感和使命感与日俱增,他下基层的次数更多了,也更频繁了。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五年时间里,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有1700多个留下了他的足迹,其中包括7300多公里的中苏边界和2000多公里的中缅边界,以及中越边境的部分地区,甚至有不少地方是考察过多次的;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除了青藏高原上的玉树和果洛,他视察过的有28个。

        频频外出考察,胡耀邦和人民群众更近了,但和家人却更远了——四个儿女常常一两个月见不到他一面。当总书记的五年期间,有四年春节胡耀邦都是在祖国的“老少边穷”地区度过的。1983年2月1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胡耀邦来到了驻守海南三亚的部队军营;1984年除夕,胡耀邦视察广西边防,来到法卡山营区。当时,由于中越关系比较紧张,双方仍然剑拔弩张,山上的阵地上埋有上万的地雷,要是哪个不小心踩响了地雷,就意味着是流血大事故。随从人员都竭力劝阻。胡耀邦没有接受,执意要上主阵地、上最前沿。他说,战士们不怕,我们也不怕,我要亲自到前沿阵地看看他们;1984年2月,除夕之夜在南宁,他说:准备一辆面包车,我带几个人去给农民拜年。当听说到附近郊区的安吉乡拜年时,他说,郊区太近,或许你们事先有所准备,我想到宁明县或扶绥县去。最后商定到离南宁约30公里的邕宁县去。到达良庆乡玉洞村时,已是晚上10点多。到壮族老农民玉正楦家访问像老农民家拜年后,问这问那,嘘寒问暖,全家一年收入多少?春节准备什么年货,煮多少斤糯米糍吧,杀多少只鸡,无微不至。1985年2月18日春节前夕,胡耀邦看望和视察云南边防部队;1986年春节前后,贵州省、地、县三级大批干部超额报名要求到基层去,到贫困县的区乡去工作,胡耀邦知道后感到非常欣慰,这关系到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以及知识分子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问题。他说:要引导知识分子不要脱离政治,不要脱离群众。青年干部到基层去,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不单单是从工作出发,是要从他们的成长出发的。不解决好这个大问题,我们的第三梯队就选不出来。2月4日至9日,在胡锦涛等人的陪同下,胡耀邦乘坐旅行车,翻山越岭,视察贵州各地县。2月7日,胡耀邦在云南省罗平县板桥区长底乡参加当地苗、布依、彝、汉族群众举行的春节联欢会,并和各族群众一起跳起民族大团结舞。在去贵州毕节视察时他拒绝座直升机的要求,坚持要坐汽车,说:交朋友莫忘交穷朋友,走亲戚,莫忘走穷亲戚。感冒发烧,坚持要与毕节地区同志座谈。在贵州毕节行车途中,车队冒风顶雨前行。快到雪上关时,车轮套上铁链,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前行。山上气候恶劣、风雨交加,行至雪关前,建议胡启立、倪志福,团中央书记刘延东,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视下车,不要省地县同志陪同,四人分为两组,就近访问几家农户,了解温饱。访问的几家农户有粮食、有腊肉、有火烤、衣被还可以。他说:“很好嘛,高寒山区农民吃得饱,有火烤,我就放心了!看来,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好办法哟,是行之有效的呀!” 年过七旬的胡耀邦,每天都争分夺秒的工作,边走边调研,甚至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上,每天很晚才休息。
       
         曾多次随胡耀邦视察大西北、大西南的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回忆说:在视察期间,胡耀邦同志往往自己一头钻进老百姓的房子或帐篷里,或往路边一坐,招呼过来一大群乡亲,无拘无束地与他们交谈。许多记者都知道,只要是跟着胡耀邦外出视察,不用问,跑的不是革命老区、少数名族地区、边境地区,就是贫困地区,这一路甭想吃好饭,他还经常临时更改视察路线,去看那些没有“没有准备的地方”。

       1989年1月,胡耀邦回到湖南修养身体,住在省委招待处九所六号楼,时任湖南省公安厅长的朱东阳去九所看望他。两人谈话时,胡耀邦说:“我一生对贫苦人民感情最深,是跟着毛主席、共产党领导贫苦人民闹革命、求解放走到今天的。所以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一直在为农村、农民问题做文章。农民富不了,国家也富不起来……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后,我深感责任重大,跑遍了全国1700多个县,其中许多是贫困县,许多是革命老区,至今未脱贫,心里很难过啊!我们共产党人如果不解决农村、农民问题,不了解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那就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就是一句空话。”

        胡耀邦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雪域高原,东海之滨,留下了他的足迹;黑龙江林区,海南岛椰寨,回荡过他的笑声;北国南疆,老少边穷地区,处处有他的关怀。无论是在田间地里,还是农家炕头,他都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正的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民生、体验民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胡耀邦的一举手一投足,极富亲和力,都是这位国家领导人的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