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马褡子长140厘米,宽75厘米,由内外两层棉布缝制而成,正面两侧各有一个布袋,其中的一个布袋上破损处有线缝补的痕迹。因年代久远,马褡子已经出现了多处破损,背面有大小不一的五块补丁,颜色也呈现出不均匀的土黄色。
马褡子,一种搭在马背上的口袋,下垂的两头可以装东西,也叫“捎马子”。据胡耀邦亲属介绍,这个马褡子一直由跟随了胡耀邦五年的警卫员张澄海保存。张澄海自1942年开始在胡耀邦身边做警卫员,1947年11月攻克石家庄后,被批准下连队。虽然离开了首长,但张澄海把胡耀邦使用过的马褡子保存了下来,这一保存就是70多年。后来,他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胡耀邦的家人。
根据张澄海回忆:“首长一打仗就往前跑,有时一头就扎到营连阵地上,弄得我的心老是提到嗓子眼里。最险的一次要数清风店战役,当时我们三纵两个旅在保北打阻击战,敌第九十四军、第十六军一起从北面扑过来,这对在漕河边防御的那个团压力很大。首长带上我和两个通讯员,说:‘走,我们看看去。’一进村我就发现部队是后撤的架势,忙对胡耀邦说:‘首长,情况不对,不能再往前走了。’正说着,敌人的机枪就扫了过来,我们紧着往回跑。一颗子弹还是追上胡耀邦,从他胳肢窝下呼啸而过。把皮大衣和棉袄都打穿了,跟皮肉就隔着件衬衣,吓得我眼都直了……”
一件普普通通的马褡子,张澄海保存了70多年。几十年的岁月荏苒,几十年的风云变化,没有丢弃之念,只有怀念之情,足以表现出这名曾经保卫首长的警卫员对胡耀邦的一份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