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诗词
詹国枢:是什么让胡耀邦左右为难
    

 胡耀邦为何左右为难

       前言——
  
       詹国枢前些年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时,曾与周幼马委员外出考察,聊起他的父亲马海德,其中就有与胡耀邦交往的故事,兹选一则,刊载于后。    

 
  “胡耀邦是我党历史上难得的有个性、敢担当的卓越领袖!”——这一结论,让越来越多人的熟知及认同,而此话从周幼马委员口中说出,就更加可信,也更觉真诚。
 
  因为,周幼马不但曾见过胡耀邦,而且还比较熟悉。
 
  周幼马,是著名国际友人马海德的长子,1943年出生在延安,从小马背上长大,解放后跟随父亲进城,读书,工作。现任《今日中国》高级摄影记者,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前些日子,我和周幼马委员随政协考察团到徐州、连云港、盐城等苏北地区调研。相处数日,脾气相近,谈得来,很是投缘,经常从马兄这位老革命身上,听到不少我党高层轶闻逸事。
 
  “胡耀邦是我党历史上难得的有个性、敢担当的卓越领袖。”马兄曾多次强调过这句话。至于哪些事实证明胡耀邦有个性、敢担当?马兄自然说了不少,不过我们只是闲聊,随便写出来的还是不能够的。
 
  这样,我给您件小事与您听,了解胡耀邦的个性吧——周委员开始讲故事:
 
  某一年,具体哪年,记不得清楚了。反正耀邦同志已经是总书记了,我父亲当时还在卫生部当顾问,主要工作是搞麻疯病防治工,其余大部分时间在下面跑。
 
  那天,父亲有事要找胡耀邦同志,他们之前在延安就挺熟,后来关系也还不错,但地位悬殊,父亲也不便多来往。因为我父亲那人,不喜欢给人添麻烦的。可这次不找胡耀邦同志不行呀!于是打了个电话给他秘书,说期望能与总书记见一面。说完,就出去散步了。
 
  哪晓得耀邦同志是个恋旧情的人,还是个急性子,秘书刚一汇报完,他就立马回话说,叫父亲立即去见他!家里赶紧把父亲通知回来,父亲听闻后急匆匆赶赴中南海。
 
  事情谈得很顺利,汇报完毕后,胡耀邦说,没有问题,您说的,咱们立马就办!又问,您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我父亲说,我是外国人中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已经是全国政协委员了,但是,还有几个也入了中国国籍的朋友,也在中国工作很久了,对国家贡献很大,可是至今还不是政协委员,不知道您能否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胡耀邦听闻,沉吟半晌,未有发声。我父亲见他为难,便不再多说,准备起身告辞。胡耀邦说,您先别走!您说的这个问题,我正在考虑。但是呢,一时半会恐怕还不好解决,因为,他们还不是中央委员。
 
  我父亲一听,哈哈大笑!他知道,是自己把话给说岔了。他本来是希望吸收这些朋友为政协委员,可父亲的中国话说得不好,也不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哪还分得清什么是政协委员什么是政治局委员呀?胡耀邦以为,父亲希望把他的这些外国朋友吸收为政治局委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可一时不知如何解释,有点左右为难。
 
  听我父亲这么解释一番后,两人相视大笑!
 
  胡耀邦的确是伟人,但也是性情中人,待人非常随和,根本没有领导架子,不会自认为自己怎么怎么了不起。我父亲去世以后,胡已经下台,被晾在一边。父亲的追悼会,本未通知他,但他坚持要来!在灵堂里,胡耀邦叔叔紧紧握住我的手,握了很久,很温暖。我看见,他眼眶里全是泪水,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詹国枢编后小语:整理完这篇文章,似觉意犹未尽。耀邦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何不再选一则,让读者更深入更立体地熟悉了解这位伟人呢?正好,看到“胡耀邦故居陈列馆”讲解员陈晴柔在第九届华夏廉洁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讲了胡耀邦家风几件小事,事情虽小,见大人心,见大品格!让人读后不禁沉思良久,感慨万端。胡耀邦这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那可真是让人打心眼里敬佩了!

  詹国枢,1949年出生,四川西昌人,汉族,老三届高中生。于1969年至四川会东县下乡插队,后在县文化馆担任干部、副馆长。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2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高级记者、编委委员、副总编辑。2006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担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是第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