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这一片如画的春景中,苍坊旅游区(胡耀邦故里)追梦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0年,苍坊旅游区顺利通过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获得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入场券”;今年,苍坊旅游区吹响创建的冲锋号,持续优化景观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这片红色热土在春天呈现出全新的“美景”。
3月17日,我们走进苍坊旅游区,探寻如画景区春天的追梦故事。
如画景区
复原场景红色故事“活”起来
沿着“湖南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一路前行,沿路“上下一心,全域联动,奋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复原场景红色故事“活”起来
浏阳苍坊旅游区占地总面积3.03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纪念缅怀、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史料研究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2012年,浏阳苍坊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作为湖南省唯一推荐景区,顺利通过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绿水青山的苍坊旅游区,乘坐观光车,不一会儿就抵达坐落在苍坊村西岭山脚下、青山环抱的胡耀邦故居。曾陪伴胡耀邦同志度过14个春秋的故居依山而建,夯土黄墙,小青瓦顶,屋外桃红柳绿,入眼一片郁郁葱葱。
“‘屋矮能容月,楼高不染尘’,正厅的这副对联,是胡耀邦同志的家训。”在胡耀邦故居里,讲解员邱雨晴正向游客介绍故居背后的故事。一间间老房,一处处人文景观,仿佛都在静静地讲述着胡耀邦生平的动人故事。
从故居出来,沿着道路前行,便能看到清澈的敏溪河一路蜿蜒,从景区穿行而过,滋养着两岸漫山秀色与乡村田园。站在敏溪河旁,抬头便能看到少年胡耀邦曾和伙伴们游玩的苍霞山。
漫步苍坊旅游区,幽静、雅致,就像一曲短歌或者一首小令,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来的清新空气,入眼是客家特有的田园风貌。在一群客家建筑之中,具有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的文博园独树一帜。
“文博园于2015年建成,以胡耀邦同志的北京旧居为原型,按1:1的比例复原。”据胡耀邦故里管理局文物资料部部长王利英介绍,“2018年,北京会计司胡同25号主院腾房,我们前去征集文物,书籍、手稿、家具甚至暖气片,可以说能带回来的我们都带回来了。”
文博园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立体还原胡耀邦同志在北京工作生活场景的展馆。这里的一景一物都非常生动,大量的文物摆件、精心复原的历史场景,让人们可以近距离地触摸、感知胡耀邦同志伟大的一生,让所见所闻都变得有情感、有温度、有故事。例如,在胡耀邦书房复原场景中,摆放了大量的书柜和书籍,游客一走进这个空间,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胡耀邦读书时的氛围。
来自江西萍乡的欧阳文秀一家已经是第二次来景区参观了,“我几年前就来过一次,这次来感觉变化很大,景区每一处都非常明亮干净,整个游览过程很舒服,这里越来越美了。”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景区的广播中传出纪念胡耀邦的歌曲《好大一棵树》,而景区的古树在歌声中也更显苍翠,它们不仅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故事,也见证着苍坊旅游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智慧景区
智慧互动旅游服务更贴心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发展,苍坊旅游区充分利用科技为传统旅游产品增色添彩,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和贴心服务,持续推动景区智能化建设。
“手机上可以预定门票、看景区全景航拍、听语音讲解,游客服务中心还有智能机器人提供咨询服务,非常方便。”来自醴陵的游客陈娇对苍坊旅游区的智慧旅游竖起了大拇指。
打开手机,点开“耀邦故里清秀苍坊”微信公众号,即可看到“预约门票”“景区720°全景”“导游导览”“故居语音讲解”等服务栏目,“一部手机,畅游苍坊”让大家对于智慧苍坊有了新认识。
不仅如此,苍坊旅游区正计划应用各项新技术,全力打造从线上到线下、从管理到服务全覆盖的全方位智慧景区,提升游客全程旅游体验。
“目前,我们的智能指挥中心正在建设当中,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景区无死角的监控覆盖。”胡耀邦故里管理局副局长张凡介绍,景区将借助智能控制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和集成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 VR、 人脸识别等技术,来实现景区的智能化管理。
谈及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张凡表示:“智慧平台建设会兼顾游客出行与景区服务的新需求。”例如,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实现无接触入园、全程无票低碳通行;遇到人员丢失或迷路,可以通过实时定位,获取游客的准确位置来进行应急处理;大数据分析会根据入园人数进行预判,合理地对各个景点的游客进行分流……细致体贴的智慧系统规划,带给游客更智能、更自在的苍坊旅游体验。
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让游客游览更舒心,正是苍坊旅游区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的初衷。
“在紧扣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同时,苍坊旅游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软服务’,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全面升级业态,体现景区服务化、特色化、人性化、休闲化、智慧化,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张凡说,景区的提质升级不仅仅是科技化的智能管理,更重要的是游客体验感的优化,除了智慧景区建设,目前旅游区还在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让游客可游、可赏、可娱、可食。
据了解,旅游区还将以胡耀邦1963年回乡为背景,营造上世纪60年代生活场景的农耕文化街,目前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我们希望游客在这里体验不仅仅是一次游览,更多的是红色文化的力量。”

追梦景区
奋力拼搏“5A”创建正当时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势而上新征程。2020年,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严格评审和筛选,浏阳苍坊旅游区顺利通过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进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奋力拼搏“5A”创建正当时
进入预备名单,标志着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期。胡耀邦故里管理局党组成员、副主任邹周超介绍,旅游景区的等级评定严格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这一套评分体系满分为1000分,只有评分在950分以上,才能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一分都对应着具体的工作要求。”邹周超介绍,旅游景区从“4A”到“5A”,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变化,而是一项景区全面提质升级的系统工程。
“5A”创建之路是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实现品质大跨越,是加深文化体验、加快文旅融合,提速产业大发展……因此,自从顺利通过景观质量评审以来,浏阳苍坊旅游区就进入了创“5A”的全面攻坚状态。
胡耀邦故里管理局党组书记、主任胡厚坤告诉记者:“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到景区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自查找差距,梳理出8个方面、62个具体问题、10大重点项目,制定作战图,倒排时间表,逐一落实,以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截至目前,景区内停车场、客家民俗文化展示区、智慧景区、研学营地、苍霞山游步道等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农耕文化馆、游览系统和标识标牌改造、集镇风貌提质改造等项目也将于5月上旬全面启动建设。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形势紧迫,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拿出非凡的气魄,全面对标对表,有条件抓紧干,没条件创造条件干!”胡厚坤表示,苍坊旅游区这片红色热土,孕育着耀邦精神根脉,“我们也将在创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耀邦同志敢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加班加点已成为景区全体人员的工作常态:重要创建时间节点,全体人员取消节假日;重点创建项目,采取“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机制。胡厚坤说:“下阶段,我们将继续严格对照创建评分标准,狠抓关键环节和薄弱层面,一条一条抓达标,一项一项抓提升,坚决打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场攻坚硬仗。”
春天总是充满着希望。春风给苍坊旅游区的山水带来了绿意,给项目建设带来了暖意,也给来这里的每一名游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期待。